登录
首页
快讯
邮件订阅
会员专属
Memo AI
联系我们

Notion 推出了第一个独立产品,公司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24-01-18
Tools for thought
免费
查看原文
Notion
SaaS

在 2022 年 6 月份收购 Cron 后,Notion 今天正式推出了日历产品 Notion Calendar,让我稍微有点意外的是它是一个独立的产品,而不是在 Notion 里。

在功能这块,Notion Calendar 基本上延续了 Cron 的功能(参看我之前的介绍《Notion 收购了一个日历产品》),基本上把 Calendly 的功能和日历进行了整合,你可以直接在 Notion Calendar 进行日程的预约管理,比方说设置自己的可用时间让别人预约;

另外每个事件(会议)都会有更加详细的信息,比方说邀请的参与人、地点、事件简介以及视频会议地址(支持 Zoom、Google Meet 等,还有就是类似直接通过拖拽进行日历时间的更改等这些细节。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工作日历和个人日历合二为一,你可以通过连接多个账户来管理个人和工作日历(目前首先支持的是 Google Calendar 的整合),并且如果两个日历的时间出现了冲突,它会自动阻止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此次最核心的更新我觉得是跟 Notion 的全方位整合,首先就是会议日历里可以直接搜索并添加 Notion 的相关文档,而不需要离开 Notion Calendar 进行切换,这个功能是为了让大家在参加会议之前可以提前了解会议的大致内容和背景信息。

其次你可以直接在日历里新建一个 Notion 页面,让你在开会时如果需要记录一些东西可以更方便的创建文档进行记录;

此外你还可以同步 Notion 的数据库,这样就可以直接在 Notion Calendar 里中查看(和更新)截止日期和时间表,相当于把你工作上一些项目的各种时间节点也管理了起来,这让它变成了一个项目的时间管理工具了,这可能也是其工作日历和个人日历合二为一的一部分。

为了让用户尽量减少在各种应用之间进行切换影响注意力,Notion Calendar 将所有日历事件都放在了电脑的菜单栏,你可以直接在那非常简单的查看每天的日程并直接进行会议。

我简单体验下来比较喜欢的一个功能是整合类似 Calendly 的预约时间,只需要点击共享时间按钮,之后就可以直接通过拖动时间块一次就把所有可以共享的时间设置成可预约时间。设置成功后它会自动把这些信息复制到粘贴板,你复制到邮件或者其他社交工具给对方选择就可以了。

Notion 在官方博客里说,其愿景是最终将时间层带入 Notion 的各个方面(笔记、项目、任务),以便你拥有统一的方式来管理所有争夺你时间的事物。基本上还是之前 Cron 的延续:It is all about time。

将时间层引入 Notion 的各个方面这个说法,感觉和 Notion 对 AI 的态度也有点类似,从一开始的一些功能逐渐演变为将其作为自己产品的一个基础能力(参见《Notion 如何构建 Notion AI》)。但 AI 所带来的价值往往很直接,大家的感知是比较明显的,而时间这个东西虽然我们都知道其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是没有太多感知的。

因此尽管日历产品已经司空见惯,但 Notion 花费这么大力气推这个产品,确实还有点令人意外。这是 Notion 除了其核心产品外的第一个独立产品,Notion 创始人兼 CEO Ivan Zhao 转发了一位工程师的话说,Notion Calendar 的推出正在将 Notion 转变为一个多应用的公司。

Notion 联合创始人兼 COO Akshay Kothari 也在最近说,Notion 在 2024 年将成为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对在 2024 年即将推出的所有新产品感到非常兴奋。因此不排除 Notion 未来发布更多其它独立产品,这和其之前的 All-In-One 策略似乎有所不同,不过虽然产品是独立的,但是其内部核心能力还是打通的。

也就在上个月,Notion 迎来了新的 CTO Fuzzy Khosrowshahi,他是 Google Sheets 的创建者,在 Google 工作了 15 年,领导一个跨 Google Workspace(包括云端硬盘、文档、表格和幻灯片)的团队,加入 Notion 之前在 Slack 担任产品工程高级副总裁。

在 Notion 的官方博客里,Fuzzy Khosrowshahi 说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

我们的希望是真正改变人们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我们正在努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微软和 Google 花费数十年时间打造的目标。

最近有一个预估数据称 Notion 的 ARR 已经超过了 5 亿美金(5.76 亿),其预估的方式是 Notion 在 2023 年的付费用户 400 万左右,每个用户平均每月付费 12 美金,算下来就是 5.76 亿美金。

虽然无法证实,但其增长仍然是非常的快,据一位与 Index、Sequoia 和 Coatue 投资人交流的行业人透露,在这 3 家投资机构的所有 Portfolio 里,Notion 目前都是表现最好的。

Notion 早期的成长过程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我之前曾多次详细介绍过(参见这里《Notion 创始人:会是下一个袁么》)。虽然前两年融资速度非常快,但 Ivan Zhao 在早期对融资是非常谨慎的,First Round 创始合伙人 Josh Kopelman 在 2019 年分享了他联系 Notion 创始人 Ivan Zhao 的经历。

不过也是在这一年 Notion 改变了策略,Notion 第一次拿了 VC 的钱,但代价非常的低,当时 Notion 以 8 亿美金的估值融了 1000 万美金,仅出让了 1.2%的股份。但之后 Notion 开启了快速的融资通道,2020 年 5000 万美金的 B 轮融资以及 2021 年 2.75 亿美金的 C 轮融资,这也使其估值快速就超过了 100 亿美金。

Notion 一直是 PLG 策略的一个典型代表,即使现在其销售人员也只占公司 10%。在 2023 年年底,Notion 创始人兼 CEO Ivan Zhao 在一个总结中,写下了这段话,仍然在强调其在 Twitter Bio 里说的:Tools for thought,下面我用 AI 简单翻译了一下:

关于宇宙、生命和人工智能

  • (1)宇宙并不在乎。
  • (2)生命,比如人类,在乎并且有一个价值体系。
  • (3)如果可能的话,所有的变形虫、花朵和人类都想过得像国王一样,这就是生命的价值体系。
  • (4)追求生活就是要对抗这个冷漠无情的宇宙来彰显其价值。
  • (5)在这个追求中,每个生命和人类都被限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年龄之内。但生命有这种魔力,可以召唤更多的生命,并在生命联盟中发现技巧和交易——根据它们的价值来排列宇宙的能量。
  • (6)花朵借用蜜蜂传播种子,并提供花粉作为食物交换。或者细胞和细菌结合以节省管道费用,并成为线粒体。
  • (7)人类利用文化和工具加速发现这些技巧和交易,进一步塑造宇宙以实现生命和人类的价值。
  • (8)像轮子这样的工具比腿更好地运输重原子。轮子并没有出现在肉丸的生活中,但它最终出现在人类的大脑和木头和石头的巧妙布置中。
  • (9)货币和资本也是工具和技巧。它们是传达能量和人类偏好信息的轮子和腿,通常比原子更好地储存能量。
  • (10)语言、模因、歌曲和数学也是如此。它们通过时空引导人类的技巧与交易。它们就像人类向蜜蜂跳舞一样,告诉别人花粉在哪里、曾经去过哪里或可能会去哪里。
  • (11)这些人类创造的工具和技巧加起来就像非肉丸的生命形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生命力。他们与其他肉丸生命结成联盟,在这个寒冷的宇宙中传播生命的价值。
  • (12)在这个生命联盟中,竞争是共同使用的爱之语言。大众甲壳虫正在与昆虫甲壳虫以及披头士乐队为母亲生命关注并获取她丰富能量而竞争。大众甲壳虫正在与昆虫甲虫竞争,争夺生命母亲的注意力和她的能量乳汁。
  • (13)人口增长扩展了这个生命联盟。更多蜜蜂和更多人类带来了更多大脑和 GPU,以开发出更多的工具、技巧和交易。更多的生活意味着更多。

这个 AI 翻译的质量不太好,下面附上原文

On universe, life, and AI
 
(1) The universe doesn't care.
 
(2) Life, such as humans, cares and does have a value system.
 
(3) If possible, all amoebas, flowers, and humans would want to live like kings. That is the value system of life.

(4) The quest for life is to exert that value against this cold universe that doesn't care.

(5) In this quest, each life and human is confined within their own reach and age. But life has this magic to summon more life, and discover tricks and trades among the alliance of lives — to arrange the energy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their value.

(6) Flowers borrow legs from bees to spread, and give pollen as food in exchange. Or, cells and bacterias marry to save on plumbing bills, and become mitochondria.

(7) Humans accelerate the discovery of these tricks and trades with culture and tools, sculpting the universe further towards life and humanity's value.

(8) Tools like wheels transport heavy loads of atoms better than legs. Wheels didn't happen with meatball lives, but it finally happened with human brains and clever arrangements of wood and stone.

(9) Money and capital are also tools and tricks. They are the wheels and legs that convey information about energy and human preferences, and often store energy better than atoms.

(10) Languages, memes, songs, and math are like that too. They shepherd human tricks and trades through space and time. They are humans' bee-dance to tell where the pollen is, has been, or might be going to be.

(11) Together, those human-created tools and tricks are like non-meatball forms of life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vitality. They join the alliance with the rest of meatball life to spread life's value in this cold universe.

(12) Among this alliance of life, competition is the shared love language. The VW Beetle is competing with insect beetles and the Beatles' songs for Mother Life's attention and her milk of energy.

(13) Population growth expands this alliance of life. More bees and more humans bring more brains and GPUs to come up more tools, tricks, and trades. More life means more.

Memo Newsletter

订阅 Memo 邮件列表,过滤噪音,捕捉最具价值的创投行业信号

最顶尖的 AI 行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看

Subscribe
头像
Memo Team
Signal, not nois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