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不到估值 26 亿美金,人形 AI 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与 AI 的结合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一个投资领域,最近 Figure 以 26 亿美金的估值融资 6.75 亿美金可以说是这个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而 Figure 成立还不到 2 年时间,员工只有 80 人,我在去年 5 月份第一次介绍它时,其估值为 4 亿美金。
Figure 的此次融资有几点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其中一个就是投资人的组成里除了几个 VC 外,包含了大量的产业投资人,比方说微软、OpenAI、亚马逊、Intel、Nvidia,以及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本人,而 Intel 在去年还给 Figure 投了 900 万美金。或许就像 AI 一样,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资金可能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些产业巨头。
而第二个就是与 OpenAI 以及微软的合作,Figure 将与 OpenAI 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 AI 模型,重点关注自然语言的通信,增强人形机器人处理和推理语言的能力;而与微软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利用 Microsoft Azure 进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培训和存储。
机器人未来的大脑显然就是 AI,OpenAI 之前已经领投过另一家人形机器人 1X,而且 1X 在 1 月份刚宣布完成 1 亿美金的 B 轮融资,显然 Figure 的进展应该是非常不错的,而 OpenAI 显然对人形机器人整个行业都不想错过。
第三点,则是 Figure 在最近公布的几个展示其机器人 Figure 01 的视频,一个是其完成现实世界具体任务的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机器人将箱子从一个地方抬到了另一个地方,Figure 说整个过程机器人的行为都是自主的:
- 自主导航和基于力的操作
- 学习视觉模型用于垃圾桶检测和优先级排序
- 对姿态变化具有鲁棒性的反应式箱子操作
- 可推广到其他拾取/放置任务
在 1 月份的另一个展示视频,Figure 01 已经学会了如何制作咖啡,而且它是通过观察人类泡咖啡的过程而自己学会的,也就是通过观察人类执行任务来学习如何自我纠正任务。Figure 创始人 Brett Adcock 说这是端到端的人工智能:其神经网络接收视频输入,输出轨迹,它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之所以这个项目具有突破性,是因为如果你能够获取应用程序的人类数据(例如制作咖啡、叠衣服、仓库工作等),你就可以在 Figure-01上对 AI 系统进行端到端的训练,这样就可以适用于各种使用场景。当机器人队伍扩大时,会收集更多来自机器人队伍的数据,并重新训练,使机器人的表现进一步提升。
这和之前那些机器人依靠指令做一些重复性操作显然具有很大差别,于是 1 月中旬,Figure 宣布与宝马合作,将 Figure 的通用机器人应用于宝马的汽车制造环节,宝马成为 Figure 公开的第一个客户。
而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 Figure、1X,还有特斯拉的 Optimus 以及下图所示这几家,这份图由投资人 Cern Basher 分享,里面对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公司做了一个归类,包括了商业企业,也包括了类似 Boston Dynamics 这样的研究机构。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手和脚的全类人机器人其实也就几个,好几个都没有机械手臂,专注于行走。在今年 1 月份,比尔·盖茨发布了一份令他兴奋的机器人初创公司名单,其中 3 家是人形机器人公司,包括了 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 和 RoMeLa,不过有意思的是 Figure 和 1X 这几个比较主流的都不在这个名单里。
下面是 Cern Basher 分享的几个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一些基本信息:
1 Figure 01
2.Fourier Intelligence 的 GR-1
3.Boston Dynamics 的 Atlas
4.特斯拉的 Optimus
5.Agility 的 Digit
6.Apptronik 的 Apollo
7.Sanctuary 的 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