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最快的 AI 会议产品,一年收入增了 18 倍
Sarah Tavel 的文章从消费者角度阐明了一个产品的价值所在:10 倍好的体验和 10 倍低的成本,也就是她所说的以结构性成本优势提供 10 倍好的体验。这种情况下,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和潜在使用场景会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
吴恩达(Andrew Ng)对 AI Agent 4 个模式的分享,让我对 AI 在未来的应用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Agent 工作流以及多 AI Agent 的协同。这有可能改变我们对 AI 大模型在未来很多工作场景的使用方式。
我最近看到的一个 AI 视频会议产品,似乎就有一点 Sarah Tavel 所说的那种感觉,让我对 AI 在会议这个场景的价值稍微有了一点不一样的看法。
AI 视频会议这个赛道的产品已经有非常拥挤了,比方说 Otter、Supernomrmal 以及 Headroom 等,大家都在利用 AI 来实现自动转录和会议摘要的总结等,本质上是用 AI 来替代以前需要人来做的那些事情。
特别是 Otter,这块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最近他们还推出了一个新的 Meeting GenAI,它可以查询以获取有关你使用 Otter 录制的过去所有会议信息、可供团队使用的 AI 聊天功能以及提供会议概述的 AI 对话摘要等所有关于会议的功能。
如果你时间来不及某场会议,你可以让 OtterPilot 代表你去参加这些会议,之后它会把所有关于会议的信息自动用邮件发给你,已经有点虚拟助理的感觉了。
而除了类似 Otter 这样的第三方产品外,各个视频会议产品自己也都有相关的功能,比方说 Zoom、Google Meet 以及国内的飞书和腾讯会议等,因此我一直对这块产品的未来不是特别看好,担心它们可能瞬间变成巨头产品的一个功能。
但实际上,AI 会议类产品正在从最简单的 AI 会议摘要生成延伸到会议以及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整个链条,甚至包括类似 Calendly 这种会议日程预约管理也都涉足了。而且因为这块大部分场景是在企业里,因此未来诞生一些新的产品类型,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能。
Memo Newsletter
订阅 Memo 邮件列表,过滤噪音,捕捉最具价值的创投行业信号
最顶尖的 AI 行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