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独立开发者(团队)的新选项?
最近有两个独立开发者(团队)的事情让我挺有感触的,一个是独立开发者 Tibo,一个是 Jenni AI 的创始人 David Park(严格来说他们不算独立开发者了),他们都通过收购产品实现了新的目标。
Tibo 将之前收购的一个只有 6000 美金 MRR 的产品做到了 2 万美金 MRR,而 David Park 在将 Jenni AI 做到 800 万美金 ARR 后,最近收购的产品 ARR 已经突破了 100 万美金,利润高达 90%,而他都还没开始将之前的增长策略应用到产品上(在做 Jenni AI 之前,他们已经做了4个产品,但都失败了)。
今天介绍一下这两个通过收购,并利用优化产品和增长策略实现增长的案例,给我的感觉是收购可能正在成为独立开发者(团队)的一个新策略,而他们两位在目前收购的产品取得成功后,都打算继续收购新的 SaaS 产品。
首先是 Tibo,我在 6 月份介绍过 Tibo,当时他以 25 万美金的价格收购了另一个独立开发者 Bhanu Teja P 开发的 Feather.so,这是一个将 Notion 变成博客网站的工具产品,那个时候其 MRR 为 6000 美金。
他之所以收购这个产品,也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因为他用 Beehiiv 做的 Newsletter 订阅价格涨了 2.5 倍,所以就不想继续用 Beehiiv了,希望通过 Notion 自己搭建一个类似 Newsletter 的产品。
当时我挺看好这个收购,核心是看好基于 Notion 来搭建 Newsletter,因为 Newsletter 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大量验证,需求非常大,而基于 Notion 来做 Newsletter 的产品还没有。具体可以看我在之前的文章《将 Notion 变成博客网站,这个小工具卖了 25 万美金》。
如今这个收购 5 个多月过去了,Tibo 说他想再收购一个 SaaS 产品,因为之前对 Feather 的收购非常成功,过去 6 个月 Feather 增长了 100%以上,MRR 已经从刚收购时的 6000 美金增加到了 2 万美金。
Tibo 分享说,有时候,冒险是值得的。他当时收购 Feather 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本身产品很好,另一个就是他相信有机增长。
但是就在收购完 Feather 一周时间,他就面临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那就是 Notion 官方发布了一键将 Notion 变成网站的 Sites 功能,当时他不确定这 25 万美金是否会打水漂,但是有一件事情确定的,那就是必须快速转型,找到一个独特的卖点。
结果也很不错,其 2 万美金 MRR 收入中,9743 美金来自 Feather 本身的订阅,另外 10500 美金来自 Agency 业务。取得这个结果,他说做了 3 个事情:
1. 抓住运气的浪潮
当 Notion 推出 Sites 功能时,实际上对他们有帮助。因为围绕 Notion 变成网站建设工具的讨论吸引了大量关注到Feather,大家都理解用 Notion 可以创建网站,但做博客是另一个事情。
Tibo 说如果你从 Notion Sites 开始,很快就需要更专业的工具,从而关注到 Feather。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只有Feather 可以让你在子文件夹上托管博客(比方说,yourdomain.com/blog),这是托管博客的首选方式。
2. 在 AI 时代的 SEO 策略
随着 AI 生成内容充斥网络,SEO 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每个人都在发布数百篇 AI 写的文章,但大多数质量很差。而 Tibo 对 Feather 采用了不同的做法,他们没有发布数百篇低质量的文章,而是专注于每天发布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其流程大概如下:
- 使用 AI 初步撰写文章草稿;
- 让人工写手进行润色,使文章易读且对读者有价值;
- 以人类的速度发布:每天一篇。
Tibo 说这种策略起到了效果,这是一种可持续的节奏,Google 也因为他们优先考虑质量而给了奖励。于是他开始将这个服务卖给 Feather 的客户,现在每月收入超过 1 万美金。
这其实就是在解决自己问题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需求,并将其做成了一个产品/服务卖个客户,我觉得这点挺值得借鉴的。
3. 进军 Newsletter 领域
Tibo 说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当 3 月份 Beehiiv 宣布了价格增加 2.5 倍时,他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只是抱怨,而是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