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Graham:何时做你喜欢的事情
Paul Graham 最近的这篇文章《When To Do What You Love》又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非常喜欢,比方说这些观点:
- 当你拥有独特的兴趣时,成功的机会更大:当你喜欢某种有高收入潜力且不为大多数人喜欢的事情;
- 如果你想赚取真正巨额的财富——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那么从事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会非常有用;
-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该怎么做?获取更多的确定性。而获取确定性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尝试从事你感兴趣的事情。
- 如果你主要为了高薪选择一种工作,你会被那些同样出于这种原因选择这份工作的人包围,这会让这份工作比外界看来更加令人疲惫。
这里用 ChatGPT 翻译做一下分享,原文这里阅读:
关于“是否应该追随自己的激情”这一问题,存在一些争议。事实上,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有时候你应该追随,有时候则不该,但其中的界限非常复杂。唯一能够给出一般性答案的方法是追溯问题的本质。
当人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总会隐含一个“替代选择”。如果一切条件相同,为什么不选择从事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呢?因此,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并非所有条件都相同,你必须在从事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和其他选择之间进行权衡,比如说收入更高的工作。
的确,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赚钱,你通常无法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人们付钱给你是为了你能做他们想要的事,而不是你想做的事。但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外:当你的兴趣和他们的需求一致时。例如,如果你热爱足球,并且足够出色,那么你可以通过踢球获得丰厚的报酬。
当然,像足球这样的情况成功的概率很低,因为有太多其他人也喜欢踢球。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尝试,这取决于你的能力和努力的程度。
当你拥有独特的兴趣时,成功的机会更大:当你喜欢某种有高收入潜力且不为大多数人喜欢的事情。例如,显然比尔·盖茨真正热爱经营一家软件公司。他不仅热爱编程(很多人都喜欢编程),他还喜欢为客户编写软件。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兴趣,但如果你拥有这种兴趣,你可以通过追求它赚取大量收入。
甚至还有一些人对赚钱本身有着真正的智力兴趣。这与单纯的贪婪不同。他们只是无法忽视某物的错误定价,也无法不采取行动来解决。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谜题。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况,彻底颠覆了前述所有的建议。如果你想赚取真正巨额的财富——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那么从事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会非常有用。原因不仅在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会给你额外的动力,而在于赚取巨额财富的途径通常是创办一家初创公司,而从事你感兴趣的事是发现初创公司创意的绝佳途径。
许多最大规模的初创公司最初都是创始人出于兴趣而做的项目。苹果、谷歌和 Facebook 就是如此。为什么这种模式如此普遍?因为最好的创意往往非常特别,以至于如果你刻意寻找赚钱的方法,很可能会忽视它们。而当你年轻且精通技术时,你的直觉对什么有趣的判断往往与市场需求高度吻合。
因此,赚钱的过程中有一个类似“聪明人陷阱”的高峰。如果你不需要赚很多钱,可以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你想变得小有成就,通常无法承受这种自由;但如果你想变得极其富有,并且你年轻且擅长技术,那么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又变成了一个好主意。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呢?如果你被赚钱的想法吸引,同时对某些类型的工作比其他类型更感兴趣,但没有一种吸引力占主导地位,该如何做出选择?
关键在于要明白这种选择的困难只是表面现象。当你在追随兴趣和赚钱之间犹豫不决时,并不是因为你对自己和各种工作类型有完全的了解,且选项之间完全平衡。几乎所有的犹豫都源于无知。实际上,你通常同时存在三种无知:你不知道什么能让你快乐,不知道各种工作的真实情况,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无知是可以理解的。通常很难预测这些事情,甚至没有人告诉你需要去做预测。如果你有抱负,人们会告诉你应该上大学,这确实是个好建议,但到此为止。没人告诉你如何找到适合的工作,也没人告诉你这件事有多难。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该怎么做?获取更多的确定性。而获取确定性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尝试从事你感兴趣的事情。这样你可以获得更多关于自己兴趣程度、能力以及该领域发展空间的信息。
不要等待。不要等到大学毕业后再思考从事什么工作,甚至不要等到大学实习期间。你不一定需要一份正式工作才能从事某项工作;通常你可以自己以某种形式开始。鉴于找到适合的工作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因此越早开始越好。
判断不同工作类型的一个有用方法是看看你的同事将会是谁。你会逐渐变得像与你共事的人。你想成为这些人那样吗?
事实上,不同工作类型之间的性格差异因所有人都面临与你相同的选择而被放大。如果你主要为了高薪选择一种工作,你会被那些同样出于这种原因选择这份工作的人包围,这会让这份工作比外界看来更加令人疲惫。而如果你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你身边大多会是同样对这份工作有兴趣的人,这会让这份工作更加激励人心。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还能做的一件事是做出不受不确定性影响的选择。越不确定自己该做什么,就越需要选择未来能给自己更多选择的选项。我称之为“逆风而行”。例如,如果你不确定应该主修数学还是经济学,选择数学更好;数学在经济学之上,因为从数学转到经济学比从经济学转到数学更容易。
有一种情况很容易判断你是否应该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想做出伟大的成就。这并不是成就伟业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关于是否“追随激情”的建议存在很多选择性偏差,这就是原因所在。大多数此类建议都来自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如果你向这些人询问如何做到他们那样,大多数人会告诉你要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事实上,这确实是真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每个人都是正确的建议。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出伟大的成就,或者愿意做出伟大成就。但如果你确实想做出伟大的成就,这个复杂的是否追随激情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答案是肯定的。伟大成就的根源是一种雄心勃勃的好奇心,这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注释:
[1] 这些例子表明,假设经济不平等必然是某种破碎或不公平的证据是一种错误。显然,不同人有不同的兴趣,有些兴趣能带来更多金钱收益,而有些则无法做到,那么某些人最终比其他人更富有岂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在一个有人喜欢编写企业软件而有人喜欢制作陶器的世界里,经济不平等是自然的结果。
[2] 在兴趣之间难以抉择则是另一回事,这并不总是由于无知。这往往本身就很难抉择。我自己仍然在这方面有困难。
[3] 在这方面你不能总是相信别人的表述。由于出于兴趣从事某事比出于金钱更有威望,那些主要出于金钱驱动的人通常会声称对自己的工作更感兴趣。验证这种说法的一种方法是进行以下思维实验:如果他们的工作收入不高,他们会不会选择另一份日常工作并在业余时间从事这项工作?许多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会这样做。历史上很多人确实如此。但我不认为有那么多投资银行家会这样做。
这个思维实验对于区分大学不同院系也很有帮助。
感谢 Trevor Blackwell、Paul Buchheit、Jessica Livingston、Robert Morris、Harj Taggar 和 Garry Tan 阅读本文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