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 IPO 里的 VC 赢家,它用 AI 解读财报做到 800 万美金 ARR
Figma 的成功上市又诞生了大量 VC 投资故事,特别是早期参与了的 VC 基本上都是赢麻了。
如果按照当前的股价粗略来算,Index 获得了 1850 倍的回报,投资 390 万美金获得了 72 亿美金的收益,这个回报是整个基金 4 亿美金的 17.5 倍;
Greylock 获得了 480 倍的回报,投资 1400 万美金获得了 67 亿美金的收益,回报是整个基金 6 亿美金的 10.8 倍;
KP 获得了 240 倍,投资 2500 万美金获得了 60 亿美金的收益,回报是整个基金 7 亿美金规模的 8 倍;
Sequoia 获得了 95 倍,投资 4000 万美金获得了 38 亿美金的收益,回报是整个基金 25 亿美金规模的 1.4 倍。
相当于这些 VC 只靠这一个项目就获得了数倍于整只基金规模的回报。除此之外,后续轮次参与的 VC 像 a16z 投资投了 5000 万美金大概获得了 15 亿美金 30 倍的回报,而 Durable Capital 投资的 2 亿美金获得了 14 亿美金也就是 7 倍的回报。
当然每次这种大机会也会有错过的 VC,在 Figma 这个项目上,由 YC CEO Garry Tan 联合创立的 Initialized Capital 就 pass 掉了 Figma 的投资。根据联合创始人 Alexis Ohanian 分享的一份投资 Memo,他们在 2016 年的时候放弃了对 Figma 的投资,但没有说 pass 掉的原因。
根据这份 Memo,当时 Figma 的产品刚上线 2 个月,他们关注的指标有这么几个:一个是注册用户 8 万,其中周活跃用户 10%;每周登录 4 天的活跃用户从 600 增加到了 1000,每周登录 3 天的活跃用户为 3000。
当时增长基本靠口碑传播,而且内容传播的效果很好,当时用户群体主要是设计师,但产品已开始渗透到更广泛的产品链条中,已经有一些工程师、产品经理和市场人员在使用,不过提到对于「为什么用户注册后会邀请协作者」这块,团队还不是很理解。
我们再看看现在 Figma 的用户数据,月活用户 1300 万,其中仅有 1/3 的活跃用户是设计师,其余 2/3 用户为开发者、产品经理、市场人员、内容创作者等非设计角色。它早已经不再是一个针对设计师的产品了。
在客户这块,总客户数约 45 万,其中约 1031 家年支出超过 10 万美元的企业客户,占总 ARR 约 37%;支出超过 10 万美元的客户(约 11107 家)占总 ARR 的 63%,95% 的财富 500 强公司在使用 Figma,76% 的客户使用超过 2 种产品。另外,Figma 85% 的用户来自美国以外,收入这块美国以外用户占了差不多 47%。
如果按照 Figma 现在的市值推算 Canva,Canva 上市时的市值肯定会超过 1000 亿美金,Canva 目前的 ARR 为 33 亿美金,Figma 是 9 亿美金,是其 3 倍多;同比增长率 Canva 是 50% 而 Figma 为 46%,而且 Canva 一直盈利;
从市场规模(TAM)来看,Canva 显然要大很多,毕竟普通小白也是其目标客户,市场已经非常期待 Canva 的上市了。
而 Figma 上市也让我关注到了一个利用 AI 构建针对二级市场的研究和投资者关系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金融专业人士和个人投资者获取、分析和利用公司信息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用 AI 分析解读上市公司财报,让投资人更方便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其 ARR 已经超过了 800 万美金,而且年增长率达到了 300%。
产品看起来也非常简单,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功能并不是解决什么大问题,但却是所有二级投资人都有需求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功能,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