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ssian 以 6.1 亿美元收购 Dia 母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
就在刚刚,AI 浏览器 Dia 的母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 宣布,将以 6.1 亿美元全现金被团队协作巨头 Atlassian 收购。交易完成后,The Browser Company 将继续独立运营,未来的重心将放在 Dia 这款新产品上。
这笔收购引发了科技圈广泛关注:为什么一家以浏览器起家的小团队,能在短短几年里卖出 6 亿美元?为什么 Atlassian 要豪掷重金买下他们?
我们先简要看一下其发展时间线
• 2019 年:The Browser Company 在纽约成立,由 Josh Miller(前 Facebook 产品经理)等人创立。
• 2021 年:首款产品 Arc 浏览器 发布,凭借独特的侧边栏与卡片式设计,迅速收获一批早期用户。
• 2023 年:Arc 面向公众开放下载,成为“设计感最强的浏览器”代表作。
• 2024 年:团队推出新产品 Dia,定位为知识工作入口工具,不再局限于浏览器,而是面向协作与信息组织。
• 2025 年 9 月:宣布以 6.1 亿美元全现金被 Atlassian 收购,Dia 成为战略重点。
这条时间线可以看到,The Browser Company 的产品演进逻辑非常清晰:
从浏览器(Arc)切入 → 探索信息组织方式 → 最终落地为协作入口(Dia)。
从 Arc 到 Dia:重新定义信息入口
The Browser Company 最早因 Arc 浏览器走红。Arc 打破了传统浏览器千篇一律的标签页模式,以 侧边栏 + 卡片式内容的设计,吸引了一批追求极致体验的早期用户。
不过,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做一个“更好看的浏览器”。在 2024 年,他们推出了 Dia ——一个被定位为 新一代知识工作工具的产品。和传统浏览器相比,Dia 更像是一个“工作画布”:
• 信息整合:网页、文档、应用内容都可以被收集到 Dia 中,以卡片的形式呈现。
• 跨任务管理:用户能够把分散的信息串联成一个工作流,避免切换应用、任务割裂。
• 协作优先:Dia 的核心并非个人效率,而是强调多人共享、实时同步和讨论,天然适配远程与跨团队协作。
一句话,Arc 是入口,Dia 才是平台。这也是 The Browser Company 押注的未来。
为什么是 Atlassian?
Atlassian 是协作软件的老牌玩家,旗下有:
• Jira:项目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研发团队;
• Confluence:知识库与文档协作平台;
• Trello:轻量级看板工具。
这些工具覆盖了从研发到文档的全流程,但它们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信息入口依旧割裂。用户依旧需要在浏览器、文档、项目管理软件之间来回切换。
Dia 的价值,正是作为 “信息与工作的前置层”:
• 它可能成为 Jira + Confluence 的前台界面;
• 它能把 Atlassian 工具链中的任务与外部信息打通;
• 它代表着一种更轻量、更直观的工作方式。
对 Atlassian 来说,收购 The Browser Company 不仅是买一个产品,更是买一个团队和他们的产品哲学。这点,Atlassian 在官方博客里是这样说的:
Dia 是一款用于操作而非浏览的浏览器(A Browser for Doing, Not Just Browsing),如今的浏览器并非为工作而生,而是为浏览而生——阅读新闻、观看视频、查找食谱。
当然,你可能在工作日用浏览器做一些类似的事情,但大多数标签页都代表着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要安排的会议、要评审的设计、要在 Jira 中更新的工作项、要撰写的备忘录。
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在层层叠叠的标签页中,你已难以看清所有信息。问题就在这里:你现在的浏览器并非为帮助你推进任何工作而设计的。
它是在 SaaS 应用爆炸式增长之前设计的,也远早于当前的人工智能革命。它只是你工作流程中的一个旁观者,对每个标签都一视同仁,既不了解你的工作环境,也不理解你的优先事项,更无法帮助你连接你的工具之间的各个环节。
Atlassian 认为,知识工作者需要一款专为他们特定需求而设计的浏览器,而不是一款为地球上所有人打造的浏览器。其特点是针对你日常使用的 SaaS 应用进行了优化,无论你使用的是电子邮件、项目管理工具还是设计应用,比的标签页都会提供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帮助你推进工作。
其次,它配备人工智能技能和你的个人工作记忆,可连接你的应用程序、标签和任务之间的点。
6.1 亿美元的背后
在当前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家成立不到 5 年、融资额并不算高的初创公司,能以 6.1 亿美元现金卖给上市公司,本身就说明了几件事:
1. 设计驱动的差异化
Arc 和 Dia 证明,哪怕在“浏览器”这样看似饱和的赛道里,也可以通过设计和体验切入,撕开新的空间。
2. 对协作入口的争夺
未来的协作工具竞争,不仅仅是单点功能,而是“谁能成为用户的日常起点”。Dia 的产品形态恰好符合这种趋势。
3. 战略收购而非财务收购
Atlassian 不缺现金,但很少做高价收购。这次出手,说明它看重的是 Dia 的前景,而不是短期财务回报。
Dia 的潜力与挑战
从投资角度来看,Dia 的价值在于它能否成为 下一代协作入口。
但也有几个挑战值得关注:
• 用户教育成本高:要让大众接受“放弃标签页”的工作方式,并不容易;
• 与 Atlassian 生态融合度:Dia 能否快速和 Jira、Confluence 打通,决定了它能否真正发挥价值;
• 市场竞争:Notion、Slack、甚至微软 Copilot 都在争夺“知识工作入口”,Dia 如何突围仍是未知数。
换句话说,Dia 有潜力成为 Atlassian 的 新一代战略级产品,但能否跑出来,还要看未来的市场验证。但这起 6.1 亿美元的收购,是 2025 年 SaaS 领域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它不仅让 The Browser Company 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退出,也让 Atlassian 在“未来协作入口”的竞争中,提前卡位。
无论 Dia 最终能否走向大众,这次收购已经说明:浏览器不再只是“上网工具”,而可能是 新一代操作系统;协作工具的战场正在前移,谁能占据信息入口,谁就掌握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