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o 的 ARR 都 1.5 亿美金了,一个刻意保持简单的产品突破 400 万美金 ARR
去年中旬融了 1.25 亿美金后,没怎么关注音乐 AI Suno 了,最近听说其 ARR 已经突破了 1.5 亿美金,年增长率达到了 400%,确实没想到这么赚钱,而它上线也就 2 年时间。
到现在,Suno 还没有推出独立的对外 API 服务或明确的企业/B2B 授权平台,其主要收入仍来源于个人用户的订阅费和积分购买,订阅套餐除了免费版外,付费套餐也就 10 美金/月和 30 美金/月。
Suno 明确规定:付费用户在订阅期间创作的歌曲拥有商业发布权,而免费用户创作的歌曲仅限非商业用途 。
其目标用户覆盖范围极广,但主要面向音乐爱好者和创作者。去年融资的时候,其用户就已经超过 1000 万了《音乐 AI Suno 再拿 1.25 亿美金,用户已超 1000 万》,其中不仅包括日常创作者和业余爱好者,甚至有格莱美获奖艺术家参与试用。
核心用户群是从未创作过音乐的“普通人”:他们可能不会演奏乐器,也不懂音乐理论,但希望通过简单提示“傻瓜式”地生成歌曲。其付费用户群主要包括了这么几类:
-
个体创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包括业余音乐家、内容创作者(如 YouTuber、TikTok 用户)以及普通用户。这些人使用 Suno 生成个性化歌曲或背景音乐。
-
专业内容创作者:如视频制作者、播客主或独立艺术家,他们需要高质量音乐并可能选择 Pro 或 Premier 计划以获得商业使用权。
-
企业或商业客户:一些小型企业或广告公司可能使用 Suno 生成定制的音乐内容(如品牌广告配乐或 jingle),这部分用户可能占较高价位计划的比例。
而付费用户的需求也很明确,一个是创意自由与便利性:Suno 允许用户通过文本提示快速生成完整歌曲,无需专业音乐技能或昂贵的录音设备。这对缺乏音乐背景但有创意需求的人(如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者)极具吸引力。
其次具有成本效益:相比传统音乐制作的昂贵费用(聘请作曲家、录音师等),Suno 的订阅费用性价比高,尤其适合个人或小型项目。
它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Pro 和 Premier 套餐的商业使用权吸引了希望通过 YouTube 广告、音乐销售(Bandcamp、NFT 市场)或定制音乐服务赚钱的用户。特别是用户可以通过广告收入、直接销售或为企业定制音乐赚钱,这推动了付费意愿。
与此同时,FT 最近的一篇文章披露了 OpenAI 的一些数据,其 8 亿用户中,付费用户大概占到了 5%,也就是 4000 万左右,其打算将这个比例翻一倍,同时在印度、菲律宾以及巴西等地区推出价格更便宜的套餐。
OpenAI 的 ARR 已经增长到了 130 亿美金,其中 70% 来自 ChatGPT 的订阅,剩余的主要来自 API。但今年上半年 OpenAI 的亏损大概仍然高达 80 亿美金,这意味着每获得 1 美金的收入,OpenAI 要支出快 3 美金。
随着未来的巨额支出,OpenAI 正在探索各种收入方式,制定了一个 5 年计划,包括探索政府合同、ChatGPT 内电商购物、视频服务、消费硬件,甚至通过其 Stargate 数据中心项目成为计算供应商。
竞争对手 Anthropic 增长同样非常快,路透社今天透露称,由于企业级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Anthropic 预计今年的 ARR 将达到 90 亿美金,明年的 ARR 正常情况下将突破 200 亿美金,如果做得好将可能突破 260 亿美金。
Anthropic 目前有超过 30 万家商业和企业客户,月占其整体收入的 80%,仅今年刚推出的 Claude Code,其 ARR 已经接近 10 亿美金,可以说是 AI Coding 这块增长最快的产品了。按照这个速度下去,Anthropic 在收入这块跟 OpenAI 的距离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而最近看到一个小团队做的产品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一个非常拥挤的赛道里,通过刻意保持产品的简单,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做到了 400 万美金 ARR。
他们坚持不做功能扩展,不做平台,只专注一件事。因此也得到了 ChatGPT 的大量推荐(GEO),一度有 25% 的新注册用户都来自 ChatGPT 等 AI。其理念是简单就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护城河。无论是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