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AI 的二阶效应
a16z 应用(Apps)基金的 GP Alex Rampell 最近写了一篇文章:AI 的二阶效应。
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 AI 除了直接成为产品的一部分提高生产力外,它还会极大的帮助大量和 AI 没关系的产品,也就是其所说的二阶效应。
Alex 给出了一道数学题: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年可以销售 50 个小部件,年收入 10 万美元,并且不接受降薪。现在有一家公司有一个非常棒的小部件产品需要出售(人们不会自己找到它),其潜在客户愿意每年支付 500 美金,但是不会更多了。此时这家公司该怎么做?
Alex 认为这样的公司可能无法生存。一个价值 20 美金的产品可以采用 PLG 的增长策略(比方说 Dropbox、OpenAI、Midjourney 以及类似我昨天介绍的用 AI 生成短视频故事这样的 AI Wrapper 类产品等);一个价值 100 万美金的产品可以采用外部销售策略(比方说 Workday、ServiceNow 和 Databricks 等)。
但一个价值 500 美金的以销售为导向的产品通常是不存在的。也许它应该存在,但它真的是产品的“死亡地带”。你无法收取足够的费用来支持你的销售团队,更不用说支付其他的固定成本了。
【 Memo 注:这里让我想到了之前 PingCode 创始人王涛所说的 3 种赛道选择:6x4,4x6 和 5x5,这里最难的就是 5x5 这种类型,详情参见《连续 4 年超 100%增长,国内做 SaaS 的关键是赛道的选择|对话 PingCode》】
有大量的 AI 工具正在快速增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此感到兴奋,无论是 AI 生成音乐、AI 创建网站、AI 客服,还是像法律 AI 和 AI 护士这些更垂直的品类。
但由于 AI 对生产力的提高,有一大类非 AI 公司和产品可能有机会存在,比方说 AI 可以帮助销售你的小物件产品,AI 可以为你的小物件产品提供 24/7 的售后支持,以及 AI 可以帮你留住你的客户。
在 VC 投资里,我们总是问自己“为什么是现在(why now)?”如果这是一个好的 idea,为什么它在 5 或者 10 年前不存在呢?
对于像 Uber 这样的产品来说,“为什么是现在”的答案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对于像 Workday 这样的产品,“为什么是现在”的答案是云服务的出现和普遍接受;对于像 Adobe 这样的产品,“为什么是现在”的答案是 GUI PC 的普及。
我们以前尝试过但由于支持成本高、销售成本高等因素而行不通的商业模式,在 AI 工具的全新成本结构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为什么是现在”的答案了。
【 Memo 注:这里说的全新成本结构,和 Benchmark 合伙人 Sarah Tavel 所说的结构性成本优势有点类似,只不过她说的是 AI 带来的直接影响(一阶效应),详见《Benchmark 谈优秀 AI 产品的共同点》】
毫无疑问,AI 将为现有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但 AI 可能会催生更多经典的软件公司和 Marketplace,其中 AI 不是其主要产品,而是在 AI 的帮助下,它可以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持续经营(传统的成本结构模式下可能无法持续),就像上面提到的 500 美金售卖小部件那样的公司。
这也让我想到大家经常所说的一句话:AI 可能无法取代人,但是会用 AI 的人将取代那些不会 AI 的(AI is not going to replace humans, but humans with AI are going to replace humans without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