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快讯
邮件订阅
会员专属
Memo AI
联系我们

AI 笔记 Granola 新功能直接当电话,边打电话边整理笔记

25-09-17
打造能扩展人类能力、提升知识工作效率的思维工具
免费
查看原文
来自大脑的思考

AI 笔记类产品有很多《华人学生辍学做的 AI 笔记 ARR 超千万美金,2 次转型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不过 Granola 是非常独特并且很受创投圈喜欢的一个,目前已经拿了总计 6700 万美金的融资,估值达到了 2.5 亿美金。

5 月份做 4300 万美金 B 轮融资时,Granola 已经从之前的个人第二大脑,向团队第二大脑延伸,核心强调数据存储价值和团队协作网络效应《估值 2.5 亿美金的 AI 笔记,和一个 200 万用户的 AI Excel》。

而 Granola 最近推出的两个功能,我觉得延续了整个团队的高质量思考和产品设计:保持简洁的同时抓住了核心需求点。

一个是上周推出的 People 和 Companies,Granola 强调这是一种随时了解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动态的新方法。因为 Granola 核心切的是会议场景,而其中创投圈的人又是早期的核心人群,对于每天有大量会议的这群人来说,其关键信息的对象要么是针对公司的,要么是针对人的。

因此我觉得这个功能点切的非常精准,把关键的核心需求点结构化出来。Granola 说,你的每一次对话都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通过每一次会面建立起来的关系(relationships)。

现在,通过侧边栏的这个功能,你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局,所有与个人或公司相关的笔记都集中于一个视图中。点击某个人或者某个公司时,所有与其有关的笔记都会出来,从而不必一个一个去查找。

为了让这种关系产生更多价值,Granola 与拿了 1 亿多美金的 AI CRM 产品 Attio 进行了整合《AI CRM 融了 1 亿多美金,一个 AI 群聊 Agent 拿了近千万美金》,你可以将笔记直接发送到 Attio,并根据会议内容自动匹配到合适的人员、公司或交易。

同时也与 Zapier 完成了集成,让你可以延伸到企业和团队里使用的所有工具中,Granola 说它们现在已经集成了 8000 多个应用。

这是海外工具类产品非常好的一点,当自己解决了某一个需求点时,快速将自己与整个生态的其它产品集合起来,从而让自己的价值通过其它生态得到更大展现,而不仅仅是单点的功能。

第二功能则是今天前天推出的电话功能,只需要做一下绑定,你可以直接将 Granola 当电话使用,这样你一边打电话它一边帮你记录并整理电话的内容,即使是戴上耳机也可以,目前应该只支持 iPhone。

之前这块的解决方案都是通过单独的硬件产品来实现,比方说 Plaud 和钉钉最近推出的 DingTalk A1,Granola 这个方案在电话这个场景就不需要外部硬件了。这样无论是线上会议、线下闲聊或者电话,感觉 Granola 已经把所有场景都覆盖到了。

这个功能目前不支持中国的电话号码,不过我用 Google Voice 绑定是可以的。除了场景不同,Granola 的其它功能都是一样。

在最近的几次对话中,Granola 创始人 Chris Pedregal 聊到了很多关于产品的定位、设计以及未来。这几点我觉得挺有价值的:

Granola 产品定位与愿景

功能这块,Granola 一开始是一款为频繁开会人群设计的 AI 笔记应用,能自动记录和增强会议笔记,帮助用户在高强度会议中高效捕捉关键信息。

但它的目标不仅是会议记录,而是打造能扩展人类能力、提升知识工作效率的思维工具,愿景是让 AI 成为“思维的喷气背包”,打造“第二大脑”,重塑人类处理信息和协作的方式——从个人的“第二大脑”到团队的“集体大脑”,再到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工作空间。

产品设计与差异化

Granola 注重“为用户而生”,强调极简、易用、可靠,拒绝采用会议机器人和音频存储,聚焦于笔记本身,降低用户隐私顾虑。团队在产品发布前砍掉了 50% 的功能,追求极致简单和易用,避免因功能堆砌而损害体验。

与其他 AI 会议工具不同,Granola 更像个人助理而非团队记录系统,强调个人体验和习惯养成。让产品像“智能记事本”而非“会议录像机”。

Chris 认为,AI 大模型(LLM)将重塑知识工作工具,其效用取决于所拥有的情境信息,而最实时、最鲜活的情境,往往存在于员工的日常对话中。

团队选择会议场景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会议能快速积累大量用户上下文,有助于 AI 发挥作用,同时会议习惯易于培养。一场 30 分钟的会议可产生多达 40 页的文本,这些信息构成了团队最宝贵的“非结构化数据”。

专注特定用户与使用场景

面对 OpenAI 这样追求“通用性”的巨头,Granola 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为特定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体验。

早期,它重点服务投资人、创始人和需要高效捕捉信息的专业人士。通过直觉驱动的设计与持续的用户反馈迭代,Granola 不断校准产品与目标用户之间的契合度。

它非常强调个性化的上下文处理。比方说,一场融资会议对创始人和投资人的意义是不同的,Granola 能够基于角色自动生成不同的摘要和重点信息。这种基于角色的“定制记忆”体现了 Granola 对“上下文设计”的重视。

Chris Pedregal 认为,目前的 Granola 产品就像一个“特洛伊木马”,通过会议转录收集到海量上下文,未来则会基于这些数据支持更复杂的工作场景——例如快速分析数千场会议,帮助投资人识别下一轮融资的潜在领投方。

在技术和模型选择这块,Granola 采用“用最好的模型”的策略,不自研大模型,而是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切换,优先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团队认为未来 AI 模型会持续进步,产品壁垒更多来自用户数据积累、产品体验和集成,而非模型本身。

Memo Newsletter

订阅 Memo 邮件列表,过滤噪音,捕捉最具价值的创投行业信号

最顶尖的 AI 行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看

Subscribe
头像
Memo Team
Signal, not nois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