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re Studio 再进化,用 2.33 亿美金收购一家上市公司
Venture Studio 模式似乎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昨天介绍 Thrive Capital 的投资策略时,它给我的感觉其实已经不再像是一个纯 VC 了,而是更类似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说是用巴菲特的长期价值策略进行投资的 Venture Studio。
引用其合伙人 Kareen Zaki 和 Vince Hanks 的说法,VC 行业已经从一个家庭式手工作坊变成一个长期未充分利用的资本复合机会。Kareen Zaki 在谈到为何 Thrive 不做地域、行业、阶段的限制时这样说道: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在寻找技术公司。我们不受阶段限制。我认为,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很多公司都上市了。因此,我们不在乎它是上市公司还是私人公司,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它们仍处于成长曲线的早期,还没有平缓下来。
而他这段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从这里大概也就能明白 Thrive 的基本投资逻辑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宏观大趋势,能推动和促进公司继续快速发展?增长率,我认为是......风险投资的挑战之一是,我认为你必须有宏观的信念,什么是我要投资的大的尾风,但实际上在个别公司有微观的精度。你可以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说电子商务将是一件大事,但如果你不投资亚马逊或 eBay,你就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一趋势中来。
如果放到当下 AI 时代,或许从 Thrive 的角度来看就是,如果你没有投资类似 OpenAI 这样的企业,你就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一趋势中来。
Thrive 虽然也做孵化,但是核心还是通过投资。而创立于意大利的 Bending Spoons,则核心通过收购+运营,实现资产的增值,我之前曾介绍过它如何通过收购打造一个 25 亿美金的 App 工厂《如果通过收购打造一个 25 亿美金 App 工厂,1 亿 MAU、收入 4 亿美金、5 亿下载》。
但现在,或许更应该称它为一家 Venture Studio,而不是一个 App 工厂,我对它的未来非常看好,这个以 Impossible. Maybe 为 Slogan 的创业公司,正在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两年时间,它收购了一系列发展遇到瓶颈的产品,比方说 Evernote、Meetup、Remini、WeTransfer 以及 Hopin 最后的资产 StreamYard 等,而它的 MAU 也从年初时的 1 亿增加到了现在的 2 亿 MAU。
今天,Bending Spoons 更是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动作,用 2.33 亿美金的现金收购了一家叫 Brightcove 的上市公司,并将其私有化,这应该是其有史以来做的最大胆的一次收购,也是首次收购上市公司,同时标志着 Bending Spoons 进军企业级 SaaS 市场。
Brightcove 是一家比较老的公司了,成立于 2004 年,做的事情是为视频内容的创建、托管、流媒体、营销和商业化开发工具和服务,客户里包括了一些大 logo 比方说万豪酒店、福特汽车和强生公司。
该公司于 2012 年以每股 11 美金的价格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其市值在年初曾创下了 7200 万美金的历史新低,最近有了一些反弹,但也只有 1.43 亿美金,因此 2.33 亿美金的收购价格仍然给出了不低的溢价。
Bending Spoons 在今年年初以 25.5 亿美金的估值融了 1.55 亿美金,这笔钱核心是拿来做收购,不过这点钱对于它今年的几笔收购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其它资金显然是从其收入里划拨,今年其收入预计能达到 5 亿美金。
Bending Spoons 的 CEO Luca Ferrari 说,当 Bending Spoons 收购一家企业时,我们的目的是无限期地拥有和经营这家企业。
其收购策略非常简单,首先是产品要验证 PMF,其次是其发展遇到瓶颈也就是收购价格会比较低,这点和 Thrive 经常以较大折扣买一些企业员工的老股扩大股份的方式很类似,本质上都是通过市场的混乱低价拿下更多优质资产。
在收购后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运营能力来提高其价值,这包括大量或者全部裁员缩减成本,另外就是改造产品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统一基础设施以及进行业务的重组。
而 AI 时代,通过开发 AI 套壳产品打造 AI App 工厂,也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新模式《AI 商业化套壳先行,一 ChatGPT 套壳单月收入做到了 500 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