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位华人做的教育 AI 产品,1 年半 600 万美金 ARR 正融资 2000 万美金
前两天 YC 的合伙人 Harj Taggar 分享说,他最近接触了一些 AI 创业公司,普遍都是一个小团队但收入还不错的状态,比方说一个只有 2 个人的团队其 ARR 做到了 150 万美金,另一个只有 1 个人的其 ARR 做到了 100 万美金,并且将在未来 3 个月增长 3 倍。
他认为早期初创公司的发展轨迹正在变得陡峭,就像它们所建立的模型的力量一样。Lambda School 的联合创始人 Austen Allred 回复说,这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由一个创始人 100% 做到 1000 万美金 ARR 将成为一个常见的故事。
感觉 Sam Altmam 之前所说的 1 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将在某个时间点出现《Sam Altman:AI 时代,1 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即将成为可能》,特别是在这波 AI 编程产品的快速发展驱动下。
如果这种案例越来越多,可能会对 VC 的未来投资策略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 AI 领域的创始人开始创立 Venture Studio 模式,另外就是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鼓励 AI 创始人只融一轮,特别是如果你很早就已经有不错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另外在整个教育 AI 这块,之前我介绍 AI 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独角兽 Speak 最新一轮 7800 万融资时《AI 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独角兽来了,ARR 已近 5000 万美金》,就感叹到在语言学习这块的 AI 产品中,由华人团队做的产品太少了。
除了 Heeyo AI 聚焦在儿童的 Smart AI Friends 外《对话 Heeyo AI 创始人:刚拿 OpenAI 投资,AI 的强交互性特别适合小孩》,大部分都在做与应试考试相关的教育 AI 产品,而且做得好的基本上都来自华人团队或者国内教育公司做的海外产品。
比方说我之前在《用 AI Tutor 教美国中小学生数理化,Top AI 产品均来自国内》和《8 天 250 万用户的副业产品引爆一个 AI,又一华人教育 AI 用户突破 100 万》这两篇文章里介绍过的 4 个教育 AI 产品,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有朋友回复我说,这是因为国内 K12 做出一个 10 亿人民币级收入的公司太简单了,迁移到海外市场也类似,拍搜的用户量级很大,还可以做 SaaS,而实际上那几家在海外的数据结果就是比本地产品要好很多,当然卷得流量成本也非常高。
而最近,我独家了解到又一个由华人团队做的教育 AI 产品,今年的 ARR 收入差不多能做到 600 万美金,年增长达到了 6 倍,而其团队总共就 4 个人,用户已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