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chmark 5 亿美金估值领投 Manus 的背后,以及其投资策略
上周五,Benchmark 以 5 亿美金估值领投 Manus 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在当下中美的地缘政治氛围下,据说此次 Benchmark 领投了 7500 万美金里的 5000 万美金《Manus 获 Benchmark 领投 7500 万美金 B 轮,估值 5 亿美金》。
如果最后得到证实,此次对 Manus 的投资也是 Benchmark 在最近一年连续领投两个完全由中国团队创立的 AI 公司,去年 6 月份 Benchmark 领投了由中国团队创立的 HeyGen,当时 Benchmark 同样以 5 亿美金的估值领投了其 6000 万美金里的 5500 万美金《3500 万美金 ARR,什么驱动了 HeyGen 的新一轮快速增长?》
如果再加上早前领投的另一个华人创立的 AI 公司《Benchmark 投的第二个华人 AI 项目,Sam Altman 也投了 HeyGen》,Benchmark 这两年对中国背景的 AI 创业公司并没有任何的抵制拒绝,反而在加强,这也是引发很多人关注的原因之一。
按照 Benchmark 的风格,此次投资后肯定会拿一个董事会席位。而此次对 Manus 的领投,被解读为 Benchmark 对中国 AI 竞争力的一种再次认可。
作为一家小而精的美国顶级精品 VC,其模式是由完全平等的几个(目前是 5 个)合伙人主导并深度介入,在 2020 年以前其投资的公司主要都是美国本土公司,但 2024 年 AI 的大爆发让其关注到了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其投资策略经历了从“避免涉足中国”到“有选择性地支持顶尖华人创始团队”的转变。
Benchmark 对中国创始人态度变化时间线
1. 2020 年前:Benchmark 投资组合几乎完全是美国本土公司,极少涉足华人创始团队或中国市场,整体氛围偏向硅谷本地化。
2. 2020–2023 年:
中美科技紧张局势加剧,跨境投资趋冷。Benchmark 公开姿态依然聚焦美国和西方市场,Bill Gurley 在 2022 年曾警告,中美“脱钩”是非常危险的,这一阶段 Benchmark 基本没有投资新的华人创始公司。
3. 2024 年:
AI 浪潮爆发,局面出现变化。
- 2024 年 6 月,Benchmark 领投 HeyGen 的 A 轮融资。
- HeyGen 虽起源于深圳,但现在已将公司总部搬到了美国,并降低了国内投资人的控制权。
- Benchmark 投资的核心在于其 AI 视频技术和北美市场扩展能力。
4.2024 年 7 月:
Benchmark 募集了新一支基金,特别强调了以 AI 为主线的全球化布局。Benchmark 当时说,为了迎接 AI 这个新的技术时代,Benchmark 特意将这只基金的名称定为 Benchmark 1,而这只基金将投资大概 30 个早期项目《Benchmark 新基金募集 4.25 亿美金聚焦 AI,一位合伙人或将离开》。
5.2025年:
Benchmark 领投 Manus 再次延续了这一趋势,虽然它不会大规模布局中国市场,但只要项目符合技术标准且有全球扩展潜力(尤其是 AI 领域),Benchmark 并不会因创始人国籍而回避,会毫无偏见地投资。
Benchmark 的投资策略以及各位 GP 对华人创始人的观点
一位投资人评论说,Benchmark 此次投资是“在中美紧张背景下,对中国 AI 竞争力的重大信任投票” 。据悉,此次对 Manus 的投资,主要由 Benchmark 合伙人 Eric Vishria 和 Victor Lazarte 主导, 他们最近( 4 月份)曾来了一趟北京,与 Manus 创始团队、国内其他一些创业公司创始人以及真格基金做了一些交流,并讨论了 Manus 在海外设立新总部的想法。
在目前 Benchmark 的几位 GP 合伙人里,没有任何一位合伙人排斥华人创始人,相反,他们整体上对中国科技生态比较尊重。在投资某个项目时,他们核心强调的是技术与执行力高于一切,无论是之前的 HeyGen、此次的Manus 还是之前对 AI 招聘产品 Mercor 的投资《Benchmark 为了投一个 AI 招聘产品,合伙人开直升机抢投资机会》,都能看到这些影子。
Benchmark 的核心投资逻辑遇上中国优秀 AI 公司
而对华人项目的投资,我觉得非常符合 Benchmark 在去年提出的核心投资策略,而这块正是中国创业者的巨大优势之一,这个策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