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快讯
邮件订阅
会员专属
Memo AI
联系我们

红杉美国再次换帅,迎来两位老板共同掌舵新时代

25-11-05
我们的实力仅取决于下一次投资的表现
会员
查看原文
来自大脑的思考

今天,红杉资本(Sequoia)宣布,在担任最高掌舵人 3 年多后,Roelof Botha 将卸任该职位,转而由合伙人 Alfred Lin 和 Pat Grady 共同领导。

而就在几天前,红杉刚宣布募集了一只 9.5 亿美金的早期基金,其中 7.5 亿美金用于投资 A 轮阶段的公司,2 亿美金主要投资于种子轮。

为了延续红杉作为硅谷最顶级投资机构的地位,红杉最近对其办公室进行了翻修,里面单独设置了一面墙,上面有每个投资人亲笔写的一句箴言:

我们的实力仅取决于下一次投资的表现(We are only as good as our next investment)。

Roelof Botha 在加入红杉之前,曾担任 PayPal 的 CFO,并在 28 岁时领导了该公司的 IPO,随后主导了公司被 eBay收购的谈判 。他于 2003 年加入红杉,主导了 YouTube、Instagram、Natera 和 MongoDB 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早期投资。

在 2020 年曾实现累计 100 亿美金的投资回报 ,并在 2022 年年中接替 Doug Leone 成为红杉的全球领导者(Senior Steward)。担任领导人期间,红杉可以说经历了不少事情。首先是全球品牌分拆,红杉中国和红杉印度/东南亚从整个红杉品牌独立《红杉资本一分为三,全球各品牌独立运作》。

其次是治理与文化方面的摩擦,今年红杉出现过严重的内部争议,特别是最近合伙人社媒言论引发的危机导致 COO 宣布离职,这些事件触发了 LP、董事会与合伙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迫使高层做出治理层面的调整以恢复外部信任。

另外就是业绩方面面临压力,特别是之前投资 FTX 导致 2 亿美金的直接损失,虽然这点钱对于红杉来说不算啥,但是这个项目让其声誉受到不少影响。

前几天被问到谁可能成为红杉下一代领导人时,Roelof Botha 曾提到了 4 位候选人,包括 Alfred Lin、Pat Grady 、负责红杉欧洲投资的 Luciana Lixandru 以及主导投资了今年两个 IPO 公司 Figma 和 Klarna 的 Andrew Reed。最后选择了 Alfred Lin 和 Pat Grady。

两位新领导人背景

Alfred Lin 和 Pat Grady 分别在红杉长期负责早期和后期的投资,此次选择由两个人共同来领导,可以说是大型跨阶段 VC 在面临“创始人多样化需求 + LP 要求更明确业绩路径”时常见的做法,既能保持“早期猎手”的嗅觉,也能保证“规模化/退出”能力。

Alfred Lin 出生于台湾,是红杉的资深合伙人,长期负责早期与 A 轮阶段的投资,于 2010 年左右加入,之前是 LinkExchange 与 Zappos 的 COO/CFO/董事长,参与把 Zappos 从 3 亿到 16 亿的增长过程。

在红杉期间,他参与或主导了若干大项目的投资,比方说 Airbnb、DoorDash、OpenAI 以及最近非常火的 Kalshi 等。

特别是 Airbnb(2020 年 IPO 估值 470 亿美元)和 DoorDash(2020 年 IPO 估值约 390 亿美元)为其带来了显著回报。在 OpenAI 的投资中,他与 Pat Grady 和 Sonya Huang 一起在 2021 年主导了对 OpenAI 的投资。

他擅长帮助创始人在创业早期建立可扩展运营与“留人/文化”机制。在多次采访中他一直强调:创始人的执行力、产品对用户的极致匹配和长期运营韧性。

作为早期/种子投资阵营的核心人物,他被提升为 Co-Steward 反映红杉希望强化“从零到一”的能力。

而 Pat Grady 是增长/后期与规模化领域的专家(也是 Conviction 创始人 Sarah Guo 的老公),自 2007 年加入红杉后,长期负责 Growth-Stage(B+ 轮到后期)的投资,主导并参与了对 ServiceNow、OpenAI、Snowflake、Zoom、法律 AI Harvey 以及 Notion 和医疗领域 ChatGPT OpenEvidence 等的投资。

在投资这块,他比较强调“识别阶段性变革”(phase shifts)和“平台型公司”的重要性。他认为成功的风险投资需要预测技术浪潮(如云计算、AI)并找到能主导市场的公司。

他很强调“文化”与“愿景”的重要性,在其个人页面中,他说:“Culture is everything. It’s the most scalable system you have.”(“文化即一切,是你最可扩展的系统”) 。更看重更看中“如何把好产品变成好生意、如何管理增长、如何从初创到规模化增长”。

整体来看,Alfred Lin 更偏重“早期 +创始人辅导 +从 0 到 1”的能力,擅长发现/建立新类别公司;而 Pat Grady 更偏向“增长阶段 +规模化 +商业化+退出”的能力,擅长把好公司变成大公司、变现路径清晰。

因此红杉此次任命两位为 Co-Steward,可以说体现了其 “从早期猎手” + “增长/退出专家”双轨并重的战略。。

过去一年都投了哪些核心 AI 项目

过去一段时间,红杉出手了大量项目,覆盖了行业垂直 AI,基础模型 / LLM 基建、企业搜索/知识层、开发者工具 / 平台以及合规/安全/后端基建等。我介绍过一些,比方说:

1.AI 自动化客户研究这块,红杉给这个连续领投了两轮《用 AI 自动化客户研究全流程,连续拿了 3 轮近 1 亿美金》

2.定制 AI Agent 领域的 Applied Compute《Benchmark 和红杉 8000 万美金投了个定制 Agent,华人联创是 OpenAI 研究员》

3.AI Infra Fireworks 和这个 AI 金融分析师,红杉都曾领投《华人 AI Fireworks 融资 2.5 亿估值 40 亿美金,Sequoia 投了一个 AI 金融分析师》

4.医生版的 ChatGPT,红杉领投了其 A 轮《医生版 ChatGPT 3 年估值 60 亿美金,被低估的 AI 硬件新玩法:相框》

5.AI 语音《Benchmark 加入一位新 GP,a16z 和红杉巨额投了一个语音 AI 硬件》

6.预测市场里的 Kalshi《a16z 和红杉联合领投 Kalshi 3 亿美金,又一华人挑战 Scale AI 一年 900 万美金 ARR》

7.AI 自动化领域的 n8n《n8n 今年收入增了 10 倍融了 1.8 亿美金,又一 AI 减肥产品做到了 1.6 亿美金 ARR》

8.AI SEO(GEO)《C.AI 年收入破 3000 万美金定位转向,至少 3个 AI SEO产品拿了融资》

9.AI GTM《Clay 融资 1 亿美金估值 31 亿了,这个产品用 AI 广告弹窗一年 400 万美金收入》

10.AI 找人《AI 时代的今日头条来了,红杉美国投了一个 AI 招聘(找人)》

除此之外,还有像语音 AI 领域的 Elevenlabs,企业 AI 搜索里的 Glean、法律 AI Harvey、AI 客服 Sierra 以及 AI 开源模型 Reflection AI 等。

未来一段时间的 5 大投资主题

在最新对 AI 的观察里,红杉将其视为一场“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不仅仅是工具变革,更是整个服务业/产业化方式的转型。 

其观察到的趋势重心已经从“基础模型+爆发”转向

解锁
这是一篇只对付费会员开放的文章,请先订阅成为会员
订阅

Memo Newsletter

订阅 Memo 邮件列表,过滤噪音,捕捉最具价值的创投行业信号

最顶尖的 AI 行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看

Subscribe
头像
Memo Team
Signal, not noise!
相关文章